江胡毅摘得德阳优质课展评二等奖,肖谋华获评最美乡村教师风采奖,学校入选广汉市模范职工之家、“全国规范化家长学校实验区”项目学校,而且连年进入广汉市师资培训、教学管理、德育工作、素质教育先进集体行列……面对这些纷至沓来的荣誉和成绩,广汉市金轮中学全体教师感慨万千。
近年来优质师资交流到城区学校累计10多人,教学好手断层成为捍卫学校发展“生命线”的掣肘;学生人数连年缩减:2016年400余人、2018年不足200人,2017年以前考入优质高中的学生占比萎缩严重;各级各类集体、个人(含师生)评比竞赛更难见金轮中学身影。“投入近1000万元建成的灾后重建学校,我们必须把它办好!”尹显亮带领党政工班子和全体教职工打响了一场奋起突围的攻坚保卫战。
师资流失,生命线咋保?
一堂《构建基于课程标准的魅力课堂》专题讲座响彻学校演播厅,担纲主讲是尹显亮。他结合传统课堂中“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难受”的种种诟病展开分析和反思,并随即开出对症“药方”:课堂应充满激情、活力、兴趣、幽默、灵气、尊重;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落实高效课堂举措,用好导学案,把导学案的重新设计、作业批改、重点讲解和课后反思落到实处,并始终突显学生课堂学习主体地位。
像这样的专题讲座仅今秋开学以来,他就举办了4场。而由该校骨干教师、学科名师通过举办专题讲座提升校本研修质量的做法已成为该校的常态。“从2016年9月以来,我们开展这样的校本研修已超过20场。”该校教导处主任李庆指着翻开的校本研修行事历说,校本研修必须做到每月有主题、每人有任务、问题有分析、活动有反思、进展有总结、过程有考核。
而与专题讲座配合发招的“组合拳”让今年获评中学高级历史教师的王明洪感受深刻。“学校管理班子、学科组长他们经常会不打招呼的推门听课。“三年来,仅尹校长听我的随堂课就不下10回。”王明洪说,他会拿着写满文字的听课笔记与上课教师“扯回销”,重点是否抓住、难点是否突破、师生互动如何、学生学得咋样,他会逐一交流。“‘要面子必须把里子做好。’这对我的触动很大。没有严格的夹磨就没有今天的我。”王明洪一脸的感激。
配套的“组合拳”还包括:在全校举行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创新大赛;各个学科组骨干教师参加示范课展示活动;举行全员参与的“一师一优课 一课一名师”评选大赛。“每次课堂教学比赛,我们都会依据学校课堂评价量表评选先进个人,并直接与教师量化考核挂钩。”教导处主任李庆介绍,除了这种“沉下来”修炼内功的方式,他们还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技能。
三年来,他们先后派出教师30余人次到成都、遂宁、雅安,以及德阳各县(市、区)求取“高效课堂”“律动课堂”真经;邀请广汉市研培中心教研员、学科中心组成员等各级专家、名师来校上课、举办专题讲座。这些头脑风暴,帮助教师强筋健骨的同时,也强健了教师个人和团队的“肌肉”……
生源锐减,支撑点在哪?
一则《就读金轮中学,你无悔的选择》的“广告”在金轮镇农贸市场、茶馆商铺等人员密集处出现,引起众多赶场的群众围观。他们看到金轮中学考取优质高中人数逐年攀升,他们更看到不选择金轮中学的四个弊端:远离父母,缺少关爱,倍感孤独,不利成长;城乡差别,习惯差异,易受歧视,不利成长;不能拔尖,关怀差别,心理落差,不利成长;缺乏监管,易受诱惑,误入歧途,不利成长。
“我们非常清楚生源是一所学校生存发展的基础。” “这里面有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客观因素,但家长外出务工子女随迁就读和学生向城区优质学校流动,倒是我们必须重视和反思的大事。”于是一场稳控生源的保卫战就此展开。
抓实学生资助工作。该校重点从落实好各级各类资助政策入手,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操作程序合法,执行政策规矩,档案完善规范,确保了应助尽助。2016年以来,累计发放国家拨付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32万元,惠及学生达360余人。“与此同时,我们还主动与广汉市基督教会联系,在我校设立了专项助学金,用于奖励资助各年级家庭困难、品学兼优的学生,目前已累计发放8.5万元,近70名学生直接受益。”该校后勤处主任侯国婷说。
抓实家校共育工作。规范家长学校建设,成立家长委员会,开展“三位一体”德育工作;建立家教辅导中心,开设“家教咨询热线”、“优秀家长讲坛”,成立家长讲师团,用好“一校一律师”资源,为学生幸福快乐成长创设和谐的大教育环境;开展爱心结对帮扶、访贫问苦活动,为学生树立“生命影响生命”的教育理念,帮助学生走出困境,迈向成功人生,指导家庭教育活动,全面提升教师育人能力。
浓厚感恩文化氛围。常怀感恩之心:通过看电影、唱红歌、写寄语、做游戏等互动方式,引导家长和孩子共同领悟感恩、学会感恩。勤做感恩之事:组织学生到镇敬老院陪伴老人、打扫卫生、表演节目、赠送礼物;开展“我为父母洗一次脚”、 “我为山区留守儿童捐冬衣”等活动。争当感恩之人:开展比礼仪、比习惯、比学习、比整洁、比安全“五比”活动,参与“禁止焚烧秸秆我带头”环保行动和“我为学校捐棵树”生态保护活动,把大爱内化为师生、家长的实际行动。
特色要特,生长点在哪?
镜头一:传球、运球、挡差、跳投,攻防转换间,一场酣畅淋漓的班级篮球赛在放学后的篮球场上演。八年级1、2班的对抗赛引来众多师生上前围观。一旁看球并为自己班级球队加油的学生黄鑫,更是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这样的篮球盛宴我肯定不会错过。紧张的学习之余,看一场球赛,练一练投篮,简直是课余生活的一大美事。下一场比赛,我也要上场一显身手。”其实,让黄鑫过瘾的还包括即次第展开的足球联赛、乒乓球联赛、全校韵律操比赛、学校秋季运动会。
镜头二:第8个出场的金轮中学《小背篓》惊艳亮相,一群中学生身着白裙红鞋,手持黑白相间的巨大键盘,踏着柔美的音乐节拍,尽情地舞动、跳跃,成套精巧构思和编排的动作如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将少女热爱音乐、学习音乐、传递音乐的尚美之情诠释得淋漓精致。“孩子们的舞蹈技巧、舞台表现,简直太出色了!”现场评委啧啧称赞,现场掌声经久不息。
“这些原镜头的背后,与我们在重视学生学业成绩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狠抓素质教育密不可分。”尹显亮说的多种方式,包括——
一是扎实第二课堂。该校以乡村学校少年宫为依托,按照科技、艺术、体育、文化四个大类,组建了制作、声乐、舞蹈、器乐、书画、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足球、写作、演讲、英语等近30个小组;建立了艺体专(兼)职教师、外聘名师制度,开齐开足了艺体课程,确保课时、师资、教案“三个到位”;做到了艺体教育活动时间、场地、师资、内容、成效“五个落实”。
二是搞好基地建设。将“农村合作社”作为种植社会实践基地、将“包公庙”作为素质培养社会实践基地、将三星堆博物馆作为文化创新社会实践基地、将金轮镇敬老院作为感恩文化社会实践基地、将石亭江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社会实践基地。“这样的校外社会实践基地,我们已经建成近10个,成为学校教育向社会有力延伸的重要组成部分。”尹显亮说,只有敞开大门办学、用好各类社会资源,才更有助于打开学生的广阔视野,并使之获得与时俱进的发展基因。
三是逗硬考核奖惩。按照“多劳多得、优劳优酬”原则进行年终考核。《考核方案》其中一项显示:强化师德、全面考核、注重实绩。这样的评价方式催生了每个教师愿意多干、干好、干出实绩。
未来之路,创新点在哪?
不久前,一趟德阳岷江路中学实地观摩之旅,让尹显亮对办好农村教育有了新的思考:要整合社会教育资源,发挥学校比较优势;要实施学生差异发展,实现学生个性成才;要突出学校办学特色,提升课题研究水平。“如何把金轮中学办成有现代味的乡村学校、有乡村味的现代学校,让每个农村孩子享受优质教育,就必须落实‘科研兴校,文化治校,特色强校,质量立校’意识,坚持‘宏观抓文化,中观抓课程,微观抓课堂’,实施‘推广课题研究成果,放大教育科研效益’。”
广汉市金轮镇,可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滋养着上下求索50载的金轮中学。阳光照耀大地,书声朗朗满园,百年银杏正挺拔生长,尹显亮眼前一幅让每个孩子“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健康发展”的画卷正诗意展开。
黄其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