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一片蔚蓝的操场上,庐山路小学开始了为期一周的全员体育教师新课程教研课展示暨全校体育教师“晒”好课活动。14名体育教师按照学校规划的“基于教练赛任务下的项目导向体育课程”,采用高强度体能(每节课运动强度达140-160次/分,10分钟补偿性体能训练)、结构化技能(结构化知识、技能教学-活动-比赛)、高密度活动(每节课运动密度75%,有30分钟持续运动时间)的教学模式课程模式,按照《德阳市直属学校行课参考》的要求,以篮球、田径、体操、羽毛球等项目为教学内容,进行高效体育课堂改革的推演和展示。
肖斌老师尝试打破“老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的传统教学模式,把他对篮球项目的整体理解融入课堂教学中,特别重视对篮球项目技能知识的活学活用,使用分组教学、技能对抗、体能挑战等方法,与三年级的学生一起上了一节酣畅淋漓,汗流满面而又开开心心的篮球课。
李细果老师采用情景构建的方法让一节田径课生动有趣,学生在奔跑中感受“起飞”的乐趣和“速度”的快感,爱上跑步。
谢扬红老师的跳绳课让学生通过一条小绳拉近了和朋友间心的距离,从单人跳到双人跳,从你帮我摇绳到我为你转圈,一条小绳总能让同学之间产生不一样的化学反应,不仅让自己心跳加速,汗流浃背,更从中收获了友谊和良好的同学关系。
其他老师的课也分别根据不同的项目特点和不同的学情采用了精彩的教学设计,每一堂课都聚焦对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对该运动项目结构化的解读,对学生身体素质和体能的重点关注,真正的在阳光下“晒”出一堂堂好课,推进了高效课堂的改革,明晰了在“基于教练赛任务下的项目导向体育课程”从理念到落地的关键环节,加快了具有庐山路小学教育理念特点的体育课程建设,让一堂堂体育课散发着体育味,让“以体育人”的根本阵地得到强有力的巩固。
据了解,庐山路小学构建的“教练赛任务下的项目导向体育课程”是德阳市教育局指导下各学校“五大体系”建设中课程体系建设的一项分支,该课程由庐山路小学体育教师团队自主建设和实施,是基于学校体育“四位一体”目标下,以落实“教练赛”任务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本校化建构而成。它以健康第一,学会运动技能、养成锻炼习惯、参加体育赛事,在以身体活动为主的运动项目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的体育行为和体育品德为目标,以运动项目为导向,开展对篮球、足球、田径、排球、武术、羽毛球和乒乓球等项目的教学、训练及比赛。采用高强度体能式、结构化技能式、高密度活动式的教学模式,突出体育课“出出汗、红红脸”的体育味,是落实庐山路小学“小学以健体为主”教育理念的重要基础课程设施。目前,该课程建设已进入课堂教学论证和校本教材研写阶段,将作为庐山路小学“五大体系”建设的一项成果惠及庐山路小学每一位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