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列入学校教学计划,不得削减或挤占体育课时 ●全市各中小学校每年要举办春、秋季运动会或体育节 ●深化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改革,将中长跑作为必考项目 本报讯(记者 叶书英)市政府办日前印发了《德阳市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工作方案》(下简称《方案》),提出到2018年,全市学校体育场地达标率为80%、体育设施器材配齐率为90%以上、体育教师配备达标率为85%的目标。到2020年,全市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器材、体育教师配备等办学条件将总体达到国家标准,满足教育现代化需要。 《方案》提出,要将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列入学校教学计划,不得削减或挤占体育课时,小学1至2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3至6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每周2课时。大力推动足球、篮球、排球等集体项目,积极开展田径、游泳、健美操、体操等基础项目,广泛开展乒乓球、羽毛球、武术等传统优势项目,鼓励开展曲棍球、棒垒球、击剑等特色项目,充实和丰富体育课程内容。 《方案》要求,要将大课间、校内课外体育活动纳入体育教学计划,列入作息时间安排和课表,与体育课教学内容相衔接,由学校统筹安排、集中组织,切实将学生每天开展1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落到实处。坚持开展学生长跑等群体性活动,定期开展阳光体育系列活动。寄宿制中小学校要组织学生每天出早操。遵循学生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合理安排家庭“体育作业”,鼓励广大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 为进一步完善竞赛体系,《方案》明确,全市各中小学校每年要举办春、秋季运动会或体育节,运动项目设置要突出集体性、趣味性和教育性,体现本校特色;县级每年要举办综合性和专项性的学生体育运动会;市级每年举办1次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和中小学生三大球联赛。为确保安全,学校每学期至少为学生安排1节体育类专题安全课,提高学生运动伤害防范和处置救护能力。 记者还了解到,按照《方案》,我市将深化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改革,出台新一轮体育中考体考方案,实施多项目抽考选考制度,将中长跑作为必考项目,确保体育科目分值权重不低于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考试总分的8%。建立体育学科期末考核制度,将学生运动成绩、体质健康水平、参与体育锻炼和体育活动情况进行综合考核,评定结果反馈给学生及家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