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新年注定是不平凡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改变了这个春节,大家宅在家里,学校延迟开学。经历了2003年的非典,2008年的汶川地震,相信2020年的冠状病毒,我们也一定能够战胜。
作为学生,除了关注疫情的发展状况外,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安安静静地待在家里,享受安全、安静。当然还有感恩,因为在我们的岁月静好的背后,有无数人正在为我们负重前行!只是作为祖国的青年,国家的未来,我们如何在延迟开学的情况下做到不延迟学习呢?
一、坦然接纳,毅然有为
大家都知道,冠状病毒在聚集的人群中传播,那将是灾难性的。在疫情没有有效控制之前,几十个孩子聚集在一起上课,将会是什么情景?毕竟,一个学校成百上千的孩子,每天都会有孩子感冒发烧。延迟开学,势在必行!换一个角度,对于延迟开学的同学们,未尝不是一个休整的机会。这几天网上流传牛顿与英国大瘟疫的故事,下面分享给大家。
1665年,牛顿在剑桥三一学院就读期间,一场瘟疫席卷全英国。当时的英国,情景并不比我们今天的情况好,一时间人心惶惶。当时的医疗条件很差,很多人回到乡村躲避。为了躲瘟疫,牛顿离开剑桥大学,回到了家乡沃尔索普进行自我隔离,不串门、不逛街、不参加聚会。但就这段独处的清静岁月,成为了他一生创造发明的高峰期。谁也没想到,1666年后来成为历史上的物理学奇迹年。在18个月内,牛顿创立二项式定理,发明微积分,发明反射式望远镜和发现日光的七色光谱,确立了牛顿第一、牛顿第二定律和引力定律的基本思想,一举奠定了经典物理学的基础。著名的苹果砸到牛顿头上的故事,就是在这段时间发生的。我们中学要学的很多物理定理,也都是牛顿在这期间创立的。
无独有偶,在俄罗斯历史上也曾发生一次如今天我们所见的新型冠形病毒一样恐惧的灾难。1830年的秋天,有一个青年前往父亲的领地波尔金诺村,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他却因霍乱流行在这里被困整整三个月。这期间,绝大多数人只能百无聊赖地度日,可是令人惊叹的是,在这个青年被迫停留在波尔金诺村期间“宅”着的三个月里,他却创作了四部悲剧、《别尔金小说集》《叶甫盖尼·奥涅金》,此外还有诸多抒情诗和一些议论性文章。他,就是被誉为天才作家的普希金。这段众人无所事事的时间,恰是普希金一生创作的丰收时期,史称“波尔金诺之秋”。
事实证明,所谓天才,从来不是天生,而是用常人不可想象的勤奋把上天恩赐的潜能点燃。对于困难,积极者认为是磨练,而消极者认为是梦魇。生命的强者,恶劣的环境反而常常变成淬炼自我的火焰。身体长期瘫痪的当代伟大物理学家霍金说,就算把我囚禁在果壳里,我依然是无限宇宙的王。
我们想对同学们说,禁足于家中,我们要坦然接纳、毅然有为,充分利用好这段时间实现弯道超车、超越自己。
二、内心稳定,生活有序
首先,相信自己是安全的,国家的各项措施是有力的,疫情是会得到控制的,让内心安定下来,关注疫情但是不被疫情所控。其次,给自己制定一份有规律的作息时间表,以及尽可能把生活品质维持在一个水平:有学习时段、休息时段、娱乐时段、运动时段、进餐时段等等,每日照做。因为稳定感对于应对未知是非常重要的。第三,让自己动起来,运动可以帮助自己减少紧张,增加心血管机能,增加自我效能,提高自信心,降低沮丧等。哪怕你被隔离,也可在隔离地方做做运动,这样可以很好地调整心态。第四,在制定作息时间表时,可以根据人体运行规律合理安排,以最大效率地提高学习效果。
比如,
早上6点-8点:一日之计在于晨,对一般人来说,疲劳已消除,头脑最清醒,体力亦充沛,是学习的黄金时段。可安排对功课的全面复习。
早上8点-9点:据试验结果显示,此时人的耐力处于最佳状态,正是接受各种“考验”的好时间。可安排难度大的攻坚内容。
上午9点-11点:试验表明这段时间短期记忆效果很好。对“抢记”和马上要考核的东西进行“突击”,可事半功倍。
正午13点-14点:饭后人易疲劳,夏季尤其如此。休息调整一下,养精蓄锐,以利再战。最好休息,也可听轻音乐。但午休切莫过长,半小时以内为宜。
下午15点-16点:调整后精神又振,试验表明,此时长期记忆效果非常好。可合理安排那些需“永久记忆”的东西。
傍晚17点-18点:试验显示这是完成复杂计算和比较消耗脑力作业的好时间。这段时间适宜做复杂计算和费劲作业。
晚饭后:应根据各人情况妥善安排。可分两三段来学习, 语、数、外等文理科交叉安排;也可作难易交替安排。(图例如下)
科学制定作息时间表
早上6点-8点
黄金时段,全面复习
早上8点-9点
耐力最佳,难度攻坚
上午9点-11点
短时记忆,抢记突击
正午13点-14点
半小时休息,养精蓄锐
下午15点-16点
长时记忆,反复基础
傍晚17点-18点
消耗脑力,复杂计算
晚饭后
交叉安排,难易交替
高效利用在家里的时间,管理好自己的时间,不仅是中学学习阶段的问题,这也是一个终身学习的问题,而对于孩子们参加工作以后同样重要。如果一个孩子不能自觉主动的安排好自己的作息时间,很难想象在学校里边被动的被学校的作息时间要求,而能够在学习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取得属于自己的优秀成绩。
三、目标明确,狠抓落实
每一个优秀的人都是时间管理的高手,都能够严格要求自己,控制好学习、工作、生活的关系。对于中学阶段的同学们来说,主要是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把握学习与休息的节奏。把时间计划表安排好了以后,下来要做的就是执行。俗话说: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从执行角度看,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学习时间,屏蔽手机。要排除手机干扰,如定时交给监护人保管、关机存放至某处、白天不使用等。解决不了干扰问题,就没有战略定力,就不会有好的结果。
二是缓急相济,合理利用。最大效率提升时间使用效果。要学会发现自己一天中头脑最清醒的时间、较为清醒的时间和不太清醒的时间。学会在不同时间段里做符合该时间段状态和效率的事情。如有同学感觉下午2-4点效率不高,那就可以用这段时间来整理错题、改正练习等。要学会劳逸结合。
三是及时奖赏,有收获感。刚开始制定计划的时候,会觉得信心满满。有的同学制定计划过于严苛,结果发现到晚上根本完成不了,这其实也没有太大关系。刚开始的时候,能完成80%已经很不错了。这时候可以适当给自己一些奖赏,如完成80%可多玩手机20分钟等。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奖赏内容,让自己的学习有目标,有激励,也有奖赏。
四是确定目标,每天检查。每晚睡前要做两件事,第一是制定明日目标,二是评估今日目标的完成情况。如果当天实现程度低于八成,那说明内容制定过满,或者自身学习过程存在一些问题。要把这些问题写下来,及时纠正,及时改进,日清日高,每天进步。
四、客观冷静,稳扎稳打
先重点说说毕业班,毕业班的有些同学们感到考试迫在眉睫,深感焦虑,其实大可不必,因为现在大家依然是在同一起跑线上,高中考都是属于选拔性考试,主要是看相对成绩,就是排位,你比别人排位靠前,你就可以上。所以,现在的关键不是学多少,而是如何学,如何利用好这段待在家里的时间,这才是关键。
所以不要幻想着有朝一日走上高考考场的你在知识方面有多完美无缺,而要抱着反正可能也补不完了,抓大放小,能补一个是一个,来得及提高一块是一块。不去纠结焦虑学多学少,而是集中精神、踏踏实实地学出质量。
对于毕业班中处于不同层级的学生,要学会冷静分析现状,做到既要守住成果又要努力突破。
下面让我们看看不同层级的学生的自学重点分别是什么。
优等生:总结梳理,查漏补缺。对于优等生,这段时间可回顾前面的复习成果,梳理整个学期复习内容,查漏补缺。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以后,可以适当拓展延伸。
中等生:找到薄弱环节,重点突破。中等生要找到自己的薄弱环节,重点进行知识漏洞的修补,制定有针对性的复习计划,补充知识,进一步提高成绩。
落后生:根据复习计划,全面复习。除了完成作业之外,建议进行重点补习,针对各学科的一些薄弱章节,不要贪多求全。在查漏补缺上,这些学生应回归课本,多阅读教材,对知识点进行系统的梳理,抓住重点薄弱的科目和章节,通过自己看书,以及做教材后面的习题来认真地巩固一遍,如有不懂的可以请教老师。
对于非毕业班的学生,这正好是学习管理时间、培养自学能力好机会。让自己在学习过程的复习、预习以及各项习惯养成上下功夫,从而实现咸鱼翻身、鲤鱼跳龙门。
现在各地教育部门多有调整应对方案,也有很多网课,同学们可以根据学校的安排进行学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做出一些调整。总之,调动内在激情,保证学习效果,营造良好氛围,积极参与线上活动,确保延迟开学,同样学得很好!
特别提醒:
在这次的“停课不停学”的学习阶段,家长可以发挥很大作用,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努力。
一是和孩子进行一次正式谈话。通过谈话,让孩子认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知道在家学习,同样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不能因为学校开学受到冲击而自我放松了,现在拼的就是自觉和自律。
二是严格作息时间,全家一起遵守。现在多数人被困在家里出,家长起到带头示范作用,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三是制定学习计划,培养孩子的能力。严格执行学习计划是很好的学习方式,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孩子制定学习计划很容易,但是却很难落实执行,而现在家长和孩子都在家里,正好是监督孩子执行学习计划的最好时机。
四是做好错题整理和预习。家长可以指导孩子把以前的错题进行整理,彻底搞清楚这些题目。还要引导孩子做好新学期学习内容的预习,预习在学习知识的整个过程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是学习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主要任务是复习、巩固有关的旧知识,初步感知新教材,找出新教材的疑难点,为学习新知识扫清障碍做好准备。预习时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①按照学校下发的作息时间表、课表、学科指导表进行先修学习。②通读教材内容,在教材上用红笔勾画出重点,并尽可能标出知识体系的序号。③完成当堂达标检测。如果遇到不会作的题,可重读教材,尝试做题,也可以线上与同学间相互讨论,还可请教老师。④认真完成老师指定的记忆任务、阅读任务和写作训练。
五是和孩子一起学习,让孩子海量阅读。家长一方面根据需要选择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籍,督促孩子认真阅读。另一方面督促孩子完成老师布置的阅读任务,养成一边读书、一边批注、一边总结、一边写作的良好阅读习惯。同时,家长自己也可以和孩子一起来一场“书山”之旅,用共同阅读来获得亲子沟通的新途径,用一起进步来帮助孩子走向更广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