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3 日,德阳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2020 年第一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会议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关于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决策部署,总结近年来德阳市教育工作取得的成效,对标对表德阳市委八届十二次全会对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提出的具体要求,高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助推德阳高质量发展。德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吴成钢出席会议并讲话。副市长、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何苹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当前,德阳正处于战略机遇的落地期、转型发展的关键期、蓄势突破的窗口期。刚刚闭幕的市委八届十二次全会绘就了德阳奋发有为、跳起摸高的宏伟蓝图,吹响了重整行装再出发的奋斗号角。特别是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快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让德阳继三线建设、改革开放后迎来了第三次历史性机遇。抓住用好这一机遇,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
会议强调,要始终围绕教育的首要问题,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四个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要始终围绕教育的核心目标,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做优教育规划,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深入一线开展研究,自觉把教育发展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中,把未来五年的教育事业发展谋划好。做强基础教育,推进学前教育普惠提质,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全面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推进普通高中教育特色发展,努力打造一批“川内一流、全国知名”的高完中。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推动省市智慧教育示范区(学校)建设。做靓职教名片,探索建立厅市共建职业教育发展机制,加大职业教育投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努力将德阳建成四川优质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资源聚集区、产教融合示范区、校企协同、校校协同发展示范区。
要始终围绕教育的基本遵循,积极回应群众教育期盼。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在教育投入、学校标准化信息化建设、骨干教师流动等方面向薄弱学校倾斜,加快缩小城乡、区域和校际之间的差距。加快推进教育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公办园建设和城镇小区配套园专项治理,确保完成2020年学前教育“80、50”攻坚战任务。推进2020年德阳市十大民生焦点实事教育项目建设,确保新(续)建的22个幼儿园、中小学建设项目按计划完成,着力解决“学位不够”“大班额”问题。扎实推进教育扶贫,强化控辍保学工作,全面落实学生教育资助政策,确保完成“义务教育有保障”目标任务。持续深化对口帮扶工作,做好藏区彝区支教、市域内优质学校对口帮扶藏区彝区学校工作。
要始终围绕教育的关键环节,着力破解教育发展瓶颈。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深化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和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加快建设教学改革示范区、示范校。推进职业教育改革,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推进“三教”(教师、教材、教法)改革、校企“双元”育人、1+X证书制度试点等改革。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推进市区教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大力提升市区教育竞争力和影响力。完善民办教育管理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有序推进民办学校分类登记、分类管理、分类支持改革工作。推进教育区域协同发展,主动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和成德眉资同城化,积极推动与成都组建教育联盟。
要始终围绕教育的基础工作,努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要着眼于“学好”,健全教师理论学习制度,将师德涵养融入教育教学工作、立德树人过程,锤炼高尚道德情操。要着眼于“管好”,将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做在日常、严在日常,在教师的招聘引进、考核评价、日常监督与违规惩处等方面,强化师德师风要求,突出师德师风第一标准。要着眼于“建好”,维护教师依法执教职业权利,着力提升教师的地位,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浓厚氛围。落实教师工资待遇保障,确保教师年平均工资不低于公务员水平。
要始终围绕教育的根本保证,持续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各级党委要切实担负领导责任和政治责任,把教育改革发展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解决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各级教育工委要切实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加强学校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工作,推进学校现代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不断深化“清廉学校”建设,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筑牢校园疫情防控安全网。各级各部门要落实优先发展教育的责任,从自身职责出发,各尽其职,发挥优势,相互配合,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市教育局汇报近年来全市教育改革发展情况。市委网信办、市公安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卫健委作交流发言。
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和各成员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会议。市委相关副秘书长,各县(市、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第一副组长,部分高职院校和普通高中负责同志列席会议